受市場對歐洲銀行業擔憂增加等利空因素打壓,上周末國際油價再度下跌,盤中一度跳水近4%,但最終日內收復了大部分跌幅?! ?/div>
截至當日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69.26美元,跌幅1%。5月份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74.99美元,跌幅1.21%。
隨著油價跌破70美元,市場預計本周五(3月31日)24時國內成品油將迎來今年“第3次”下調。據測算,截至3月27日,國際油價參考變化率為-9.81%,依次計算,預計本次國內汽柴油價格有望下調425元/噸,折算為0.33-0.36元/升。
二季度國內成品油批發價格或再次進入區間震蕩
卓創資訊成品油高級分析師指出,1-3月份成品油批發價格整體呈現出先漲后區間震蕩、季度末價格高位明顯回落的走勢。分月來看,1月份國內汽柴油批發價格整體呈現出快速的上漲走勢,而2月份之后,市場熱情降溫,批發價格整體進入區間窄幅震蕩的走勢,并未走出明確上行或下跌走勢。
3月下旬,受國際原油價格寬幅下跌的影響,業者對于后市信心減弱,導致國內成品油批發價格高位回落。據卓創資訊統計,截至3月21日,國內主營單位92#汽油均價為8665元/噸,較去年12月底均價上漲10.13%,0#柴油均價為7824元/噸,較去年12月底均價上漲2.09%。
在國際原油震蕩走勢明顯的背景下,國內成品油零售限價調整相對靈活,沒有形成長期單邊走勢,甚至出現連續兩次擱淺局面。2023年至今,國內成品油市場歷經6次調價窗口,為2次上調,2次下調,2次擱淺。標準汽、柴油分別累計上調155元/噸、150元/噸。
供應方面,二季度國內主營煉廠及山東獨立煉廠檢修明顯增多,即將進入傳統的檢修旺季,主營及地方煉廠平均開工負荷將有明顯下降,從而影響國內成品油產量。但由于目前國際原油走勢較為疲軟,且短期內明顯回升的可能性較低,因此市場投機需求或難有大幅好轉,因此預計二季度國內成品油供應整體將會較為充裕,短期內難以出現資源緊張的局面。
需求方面,二季度國內氣溫繼續升高,汽車空調用油增加,加之假期增多,因此預計外出旅行人次將會再次上升,從而提振國內汽油需求。柴油方面,廠礦基建等工程開工率整體穩定,僅南方部分地區因雨季或短暫影響開工,加之電商活動將提振物流運輸行業,因此預計二季度國內柴油需求也將整體保持較高水平。
綜上所述,排除原油走勢的不確定性因素,單從供需基本面來看,預計二季度國內供需差將明顯縮窄,對國內成品油批發價格起到支撐作用。而由于原油價格突破高位或跌至低位的概率較低,因此二季度國內成品油批發價格或整體呈現出低位回漲后再次進入區間震蕩的走勢,其中汽油價格漲幅或繼續高于柴油漲幅。預計二季度主營92#汽油均價或在8600-9000元/噸,0#柴油均價或在7700-8000元/噸。
市場需要時間重新對油價進行評估
原油方面,市場人士表示,短期市場交易重心集中在歐美銀行危機對經濟前景的影響,恐慌情緒快速蔓延,市場對現實端需求的關注度較小。
海通期貨能化研究負責人對貝殼財經表示,從上周五行情的波動來看,始于金融系統的風險對大宗商品市場影響仍然非常顯著,尤其是原油對此類風險反應敏銳。
雖然目前市場認為該危機對實體經濟層面沖擊不會像2008年金融危機那么大,但是在風險之下投資者情緒化特征明顯,這會對風險資產形成較大影響。
上周持倉數據顯示,國際原油市場投機凈多頭再次減持超10萬手,連續第二周減倉幅度超10萬手,這意味著投資者的樂觀預期消退。原油市場整體供需層面并未出現明顯的惡化,且下半年市場仍有較大概率呈現供應短缺局面,這將限制油價下行空間,并為油價反彈修復提供條件。
不過面對復雜的宏觀形勢,以及投資者預期的謹慎,市場需要時間重新對油價進行評估,油價短期內很難重新恢復強勢,在投資者情緒化交易階段,油價將延續高波動幅度。
中信期貨研究所商品研究部副總監桂晨曦認為,三月中旬原油價格大幅下跌,主要源于金融風險事件觸發,原油自身供需暫未發生重大變化。如果美歐銀行局部危機得到控制,金融情緒企穩修復,則油價下跌空間有限。
在本次風險事件前,二季度原油供需存改善預期。一方面,原油供應增幅有限:歐佩克維持減產、俄羅斯減產延長至六月、美國原油產量增幅緩慢。另一方面,需求存在修復潛能:全球交通出行高位提振汽油消費需求、經濟數據出現見底回升跡象或提振油品工業需求、中國油品需求快速修復提振煉廠利潤。如果金融壓力緩解,美聯儲放緩加息,短期深跌或是買入機會。若演變成系統風險,并誘發美歐經濟深度衰退,則油價下跌空間打開。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曉翀
編輯 徐超
校對 劉軍